1951年,毛泽东和表哥文运昌、文涧泉。左为江青。

童年时谁温热的手牵你走?纵然人小不更事,然而那记忆永在心头温热。母亲身体不好,父亲忙持家忙得脚底生风,两岁到八岁间毛泽东被撂外婆家寄养。湘乡唐家坨外婆家是个大家族,毛泽东有六个表哥三个表姐。长辈疼他,表哥表姐亲他。文家给了毛泽东一个幸福的童年。耳畔常弥散温热的气息,他被拥在怀抱。有小表哥牵他手一块玩,同念《三字经》、《千字文》。有大表哥牵他手去私塾,人家上课他旁听不用操心。文家,温暖的家。

少年爱望山外山天外天,毛泽东常望唐家坨的方向,那有亲人的温暖,有藏书室。大表哥文运昌还借他藏书室没有的书,特别是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让他看得如醉如痴,看到了山外山天外天。一遍又一遍地看,几乎给背了下来。

毛泽东念了六个私塾后被父亲叫停了,叫去长沙米店学徒。大表哥文运昌可反对,让表弟去湘乡东山高等学堂读书,学新学。毛泽东是一百个愿意去啊,但是深知父亲那一关难过。运昌大表哥给鼓劲,文家群策群力,又请毛家同族德高望重人出面,请教过毛泽东的私塾老师出面,整个一个游说团队开赴毛家。父亲毛顺生好歹也是念过两年私塾的人,好歹也是在外面闯荡过的人,终遂了儿子的心愿。文运昌送表弟去东山,为表弟办好入学手续,做入学担保人。

这一步对于毛泽东的人生路至为重要:脱离了父亲的束缚,思绪有了天卷云舒的气象。这一步大表哥文运昌功不可没。

毛泽东可以专心、潜心读书了。大表哥又给他淘弄来康有为、梁启超的书,种种进步书刊,毛泽东如获至宝,预感着大变革的来临,并做着参与这场变革的准备。

嗣后的个人命运毛泽东自己掌握了。

由崇拜康、梁,而崇拜陈独秀、胡适等,最后崇敬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风雷激荡,毛泽东与文家中断联系十年。

1937年11月初,从湖南长沙奔赴延安的一位青年,转交了文运昌写给毛泽东的信。毛泽东欢喜不已。不久文运昌又给毛泽东写来一信,此时文家衰败,处境艰难,文运昌表述了想来延安找份工作的愿望。

毛泽东百般斟酌,写下回信,于寻工作事,答复:“吾兄想来工作甚好,惟我们这里仅有衣穿饭吃,上自总司令下至伙夫,待遇相同,因为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无薪水。如兄家累甚重,宜在外面谋一大小差事俾资接济,故不宜来此。道路甚远,我亦不能寄旅费。”


表弟的为难你想得见。

表哥的失望你想得见。

1937年的毛泽东已经是大名鼎鼎妇孺皆知。

就找一份工作挣一份薪水的愿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做了开国领袖。

毛泽东给文运昌的书信

1950年,毛主席接到表兄文南松来信,提及文运昌生活艰难,希望表弟推荐个工作。这文南松长毛泽东三岁,毛泽东童年在文家是他牵毛泽东的手玩,牵毛泽东的手去父亲的私塾听课,是他冒死保存了1919年毛泽东和父母、堂伯父毛福生及毛泽民、毛泽覃的两张珍贵合影。毛泽东在湖南搞农民运动,文南松是奋勇参与。多少回忆在脑海,在眼前。

毛泽东艰难地在回信中写下:“运昌兄的工作,不宜由我推荐,要让他在人民中有所表现,取得了信任,便有机会参加工作。”

次年,传来文南松病故的消息。

与文家情深,毛泽东放眼中华,更愿人民皆安好。

1951年,毛泽东自掏腰包请三位表哥等到京,信中说:工资有限,多人招待不起。国庆大典,他们被安排在天安门一侧的观礼台。一位表哥生气了,称他们应该被安排在天安门城楼。毛泽东不敢生气,去说不能的道理。

表哥说:韶山有一些人有意见,说你当了这么大的官,一不拨款,二不给帮忙,三不带人出来当干部。

毛泽东心平气和:我这个当主席的,也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也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果我搞特权,人民就会唾弃我。韶山这么多人,我帮了这个,那个没帮,那个有意见。帮了湘潭的,湘乡人有意见,浏阳人有意见。我不能带头破坏了党内的制度啊。

在毛泽东那,文家在人民的海洋中,文家当与人民共命运,那份情,是珍惜的一部分。

毛泽东无私产!唯留人民幸福安康的事业!

文家后来人,当为文家与毛泽东的渊源而自豪,人民感谢文家!


2020年9月28日星期一

版权所有:编剧北极苍狼博客 => 《毛泽东和表兄》

本文地址:https://bjcl.jiqunzhihui.com.cn/?post=124

除非注明,文章均为 编剧北极苍狼博客 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