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占领空城延安,蒋介石亟不可待来到延安。

1947年3月,胡宗南奉蒋介石令率34个旅25万大军向陕甘宁解放区扑来,首要目标是延安,是消灭共产党人的中枢机关,擒拿或消灭毛泽东等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老将把这活交给心腹爱将胡宗南干,露脸的活不旁落,志在必得!蒋介石望延安方向的目光是睥睨的,以为天下大势已在眼中!重庆谈判让毛泽东安然而去,那是就以为毛泽东在他掌心!

毛泽东转战陕北

3月18日,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尽管临离开办公窑洞的时候,毛泽东还在抽屉里放一张调侃胡宗南的纸条,但他的脸上也不能不布上严峻。兵临城下,现在他毛泽东就是城!运动着的城!要众志成城!

枣林沟会议旧址

1947年3月29号,党中央在陕北清涧县的一个小山村枣林沟召开会议,讨论决定中央机关的行动问题。与会人员有毛泽东、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彭德怀等。在此之前周恩来前往贺龙、李井泉处,当面布置工作,因而没能参加这次会议。此前,党中央成立了后方委员会,以叶剑英为书记,杨尚昆为副书记和后方支队司令,转移到晋绥解放区,负责中央机关的后方保障工作,为即将转移的党中央打前站。也就是说,此前党中央有了转移至解放区的意见并做出准备。也就是说,此前党中央已经分流出去一部分先行至解放区。为什么没有全部转移,恐怕还是意见不一致,而且出在毛泽东身上。

有资料记载下毛泽东在枣林沟会议上的一段讲话:“我不能走,党中央最好也不走。我走了,党中央走了,蒋介石就会把胡宗南投到其它战场,其它战场就要增加压力。我留在陕北,拖住胡宗南,别的地方就能好好地打胜仗。”

走派和不走派肯定是形成交锋了。关于枣林沟会议详情的记载几乎难以查找,写了走派似乎就有损了形象。写了共产党人的争执,似乎就有损共产党人的形象。特别是顶尖领导层的争执。我相信压倒性的意见一定是让他毛泽东走,在关于他的去留上他一定是少数派,甚至一人力拒众议。不管是走派还是不走派,他们都已经被中国革命史定义为:伟人!

枣林沟会议形成的决议是: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坚持在陕北,行使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权力,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刘少奇、朱德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前往华北,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

也就是说中央一分为二,做最坏打算,纵使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壮烈了,党中央也在!他们将继续完成为人民的利益而战的神圣使命!于此决定可见他毛泽东就不是贪恋权柄的人!为了他心目中神圣的事业连身家性命都置之度外!

相别的情形找不到描述的文字,想象吧,我已不由自主溢出热泪。

刘少奇、朱德一行当一次次回首枣林沟的方向,又不得不悲壮前行,焉能不牵挂毛泽东等的安危?

枣林沟,毛泽东等人等待折返的周恩来。

此别经年!

毛泽东转战陕北,途中小憩。

毛泽东等率领包括4个警卫连在内共约800人的中央纵队,转战在陕北,先后住过12个县境内的38个村庄,牢牢地将胡宗南大军吸在陕北,同时从容地指挥各个战场的我军将士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而各个战场的我军将士也用奋勇的战斗回应毛泽东的号令,用胜利保卫毛泽东,保卫党中央!

解放石家庄

1947年11月,朱德等指挥以攻坚战术攻取石家庄。

决战之际,朱德等当一次次望向陕北方向,一定也感受到毛泽东的目光望过来,充满信任。

1948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东渡黄河,前往晋察冀,最后落脚西柏坡,指挥战略大反攻。

伟人走来!

毛泽东

2020年9月17日星期四

版权所有:编剧北极苍狼博客 => 《枣林沟会议之谜》

本文地址:https://bjcl.jiqunzhihui.com.cn/?post=119

除非注明,文章均为 编剧北极苍狼博客 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