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周朝廷已经抓拿不住各诸侯国结实成一个完整的统治版块,它风雨飘摇,各诸侯国争分夺秒拔节。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风云变幻,不把腰杆长结实岂止失去的是话语权,在历史的大戏中跑龙套的资格都没有!


石刻《隳三都图》

而在鲁国,权臣季桓子有个家臣叫公山不狃,被信任,被委派做了季家私邑费邑的邑宰。本可以大树底下好乘凉,但公山不狃可不满足于乘凉,因为这大树能蓬勃多久自己说了不算,自己的命运要自己做主,也忙着争分夺秒腰杆子拔节。觉着势单力孤,找了同盟阳虎。憋着劲结实自己,瞄着季桓子。季桓子那头对自己有不满意了,有了茬口,和阳虎就反了,抓了季桓子。季桓子使诈而脱身,阳虎见情形不妙脚底抹油跑到齐国。许是念着公山不狃没决绝地痛下杀手,许是权宜的缘故,更重要的许是没有能力收拾公山不狃,季桓子让公山不狃继续做着费邑的邑宰。但关系回到从前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了,想抹去从来都难。公山不狃得分分秒秒瞄着季桓子,季桓子的手一搭在了剑,立时就肌肉紧绷,时刻准备着。也曾召孔子往,孔子也曾要把公山不狃这腰杆子仍还算结实着的人当做一个教化的对象,一起有所作为,这遭到子路的反对。有人说,孔圣人的一世英名,被子路挽救。孔子也与阳虎打过交道,但对阳虎可是丁点不感冒的。也许应该说,子路让公山不狃失去了一个被挽救的机会。


南宋马远《孔子像》

孔子做了鲁国的大司寇,周天子那能不能把天下抓拿得牢靠的事先放一边,先解决鲁国割据的问题。孔子绝对是个统派。首先要解决江山四分五裂的问题。身受割据之害的季桓子坚定地支持孔子。轰轰烈烈的堕三都开始。这城就公山不狃的甲啊,公山不狃抵抗,正式走上叛国之路。别以为孔子就一摇头晃脑书生,沉着冷静,击溃反军,公山不狃也跑齐国去了,和阳虎做难兄难弟,抱团也取不了多少暖。后来公山不狃又流亡到吴国,和另外一个鲁国流亡者叔孙辄做难兄难弟,抱团取暖还是取不了多少暖。哪里的温暖也比不上家乡的。怀念永远是流亡者心头萦绕的歌。歌着深深的哀伤。吴王要攻打鲁国,征询叔孙辄意见,叔孙辄眉飞色舞发表意见,忘记了——鲁国是他曾经的家园,他的根须所在。他的结论一个字:打!又补充:一定胜!这龟孙子,把这事告诉公山不狃,以为公山不狃一定也会如他般兴高采烈:这是报仇雪恨啊!

刹时凄凉的风更凄凉,公山不狃定定地阅读叔孙辄的脸。而后望向天空故乡那边飘过来的云。他说:“这是不合于礼的。君子离开自己的国家,不到敌国去栖身。在鲁国没有尽到臣下的本分而又去攻打它,为吴国奔走听命,这就应该去死!吴国有这样的委任就要避开!离开乡土,不应该因为有所怨恨而祸害乡土!”

白云悠悠,又送公山不狃的声音至,给批评家们听,给政治流亡者们听。

孔子最终没应公山不狃的召,但孔子起先是绝对要应召的,他没看错:小子可教也!


礼?有人轻蔑地笑。

2020-4-14

版权所有:编剧北极苍狼博客 => 《公山不狃:反对派或批评家的操守》

本文地址:https://bjcl.jiqunzhihui.com.cn/?post=52

除非注明,文章均为 编剧北极苍狼博客 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谢谢。